返回

APPLE 一出,天下竞PAY━ 移动近场支付的发展趋势及机会

2016-02-26

猴年伊始,移动支付市场倒也确实平添了几分“猴性”。2016年2月18日,苹果公司联手中国银联正式推出APPLE PAY,三星、华为也不遑多让,正积极布局自己的支付服务;而银联全力整合线下支付服务资源而打造的ANDRIOD PAY 也呼之欲出。由此,基于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近场通信)技术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一改颓势,颇有几分与二维码支付方案一决雌雄的气象。我们认为,移动近场支付将清晰地呈现出的四大演进趋势:

 

一、“两大阵营、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初步形成

相对于C端线上支付由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二分天下的稳定格局,近场支付市场一直以来始终呈现雾里看花、波云诡谲的动荡局面,甚至一度让人认为互联网支付企业将凭借二维码扫码技术完成对线下市场的全面渗透和占领。然而银联和银行一直在寻求突破的机会,此次借助APPLE PAY重磅来袭,将推动NFC支付方案进入普及期,并进而奠定NFC方案和二维码方案两大阵营分庭抗礼,支付宝、微信支付和银联三分天下的竞争格局。

 

二、HCE模式将成为NFC技术的主要实现路径

一直以来,NFC移动支付都面临产业链过长,银联、银行、运营商、手机厂商等不同产业因争夺SE(the Secure Element,安全元件)控制权而无法整合和发展的窘境。但Android4.4版本开始支持的HCE(Hosted Card Emulation,主机卡模拟)模式不再需要提供物理形态的SE,而是由在手机中运行的一个应用或云端的服务器完成SE的功能,使支付应用的发行摆脱SE的制约。2015年12月12日,银联正式推出了结合HCE和Token(令牌)技术研发的云端支付产品,让NFC支付解决方案降低了开发成本,缩短了实施周期,从而将极大加快移动支付业务的落地。

三、非接支付的受理环境将加速改造升级

根据相关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全国的POS机具总量约2000万台,其中只有1/3(约700万台)支持非接支付。随着Apple Pay 用户的不断增加,消费者将倒逼商户接受受理终端的改造升级,从而更为快速地改善受理环境。

四、用户体验、应用场景及推广力度将成为决定支付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未来近场支付的竞争将集中在对用户和场景的争夺,而争夺的成效将主要取决于:1) 用户体验:即更为准确地拿捏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之间平衡;2)应用场景:即快速拓展和创造丰富、多元化的支付场景,迅速占领地盘;3)推广力度:即运用巨额补贴或优惠措施培养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具体而言,NFC方案支付时间更短,在采用小额免密免签的情形下操作也更为简便,同时安全性更高,因而在用户体验上有机会更胜一筹;如银联连同各银行能够快速改善受理环境并能突破高频低额的应用场景(如公交、停车场等),其应用场景的丰富性也未必输于扫码支付;但在推广力度层面,尽管各银行的积分兑换和优惠券等措施应有尽有,但受制于体制原因等因素,其执行力尚难预期。

在上述演进趋势和背景下,移动近场支付将形成“终端+系统+应用+平台”的生态链,我们将持续关注其中具有创新支付能力的智能支付终端企业、聚合大量商户和用户资源的支付应用或场景入口企业以及提供金融或交易的增值服务平台企业,以分享未来移动支付爆发所带来的机会和收益。

                                                                              管理合伙人  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