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如何看待影视行业的投资机会
2016-02-02
近两年,影视行业一直是资本市场的热点,不仅是影视类的上市公司受到追捧,行业外的上市公司也纷纷以并购的方式进军影视领域。的确,影视行业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处于高增长并能保持持续性的行业,年末年初无论是15年国内票房超440亿、同比增长48.7%的新闻,还是春节期间全国票房的一片火爆,都给这个行业在持续高烧的基础上又加了把火!
但火热的背后,我们发现,相关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却未能像往年一样有如票房般的优异表现。在行业龙头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上市公司市值已经数百亿,特别是占据优势地位的院线龙头万达院线市值已达近千亿的情况下,虽然行业整体仍在高速增长,但面对竞争已日趋激烈、特别是竞争格局已俨然形成的现实,领先的上市公司能否维持高增长、后进企业是否还有机会挑战龙头地位,都是有兴趣投资影视行业的投资人必须要先知晓的问题。
影视传媒行业的主体盈利模式是将内容变现,因此行业的价值点在两端,一是好的内容,二是将内容变现的商业运作能力。经过几十年市场化的竞争,尤其是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优势企业已将商业运作能力演绎得比较成熟,我们目前在资本市场上看到的行业龙头企业无一不是如此,这一类公司依靠不断增强的商业运作能力将越来越平台化。而内容是创意型产业,大公司不见得比小公司做得好,同时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需要不断更新,因此涌现新公司的机会多、投资机会也更多。资本市场的趋势性变化也印证了这一规律,近年影视行业投资和上市公司并购的热点都在向内容端转移。当然,平台型公司目前还是大行其道,其依托于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和对产业资源的掌控力,无论是在投资、演员阵容还是宣传力度上,都越来越大手笔,将行业整体带入到竞争更残酷的阶段。春节期间票房火爆,但主要被3、4部大片瓜分,彰显了大公司的统治地位。未来小公司虽然有机会靠内容奇袭突围,但傍身于大公司求生存发展,恐怕是在国家未出台保护小公司的产业政策之前不得采取的经营之道。
电影和电视剧是影视行业的两大分支。虽然制作流程相似,但由于播放渠道不同和直接买单人不同,在运作上大相径庭。通俗的讲,电影是2C业务,更像VC投资,由于播放期短,渠道和营销的作用不亚于内容本身,票房容易产生与预期较大的偏差,也容易制造惊喜,适合激进的投资者博爆款!电视剧是2B业务,更像PE投资,只要是精心制作的“良心剧”,播出和收益都会不错,但要想获取暴利也要靠天时地利人和,可遇而不可求。此外,还有最近几年日渐火爆的网剧,由于制作门槛低、内容受国家管制较少,常常涌现出各种黑马,但由于网上平台基本免费的盈利模式,网剧在大红以前是很难获利的,红了以后也主要靠改编成电影或其他周边产品挣钱。
盛宇投资在2016年伊始,把影视传媒作为一个新的投资方向,并非跟风之举,而是在国内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经过认真研究、长期跟踪,既看到了影视消费仍将保持持续高增长的未来趋势,也认真审视影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基于认同国内影视无论在内容还是商业运作上比之美国乃至近邻韩国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这一机会,充分思考后做出的选择。说起来,盛宇投资并不算这一行业的投资新兵,早在2007年,盛宇投资就投资过当时国内知名的原创动漫企业武汉江通动画,是股权投资江通动画的首家机构投资者,在盛宇投资之后,陆续有近十家投资机构先后入股江通动画。由此说来,盛宇投资应该还是国内文化产业投资的先行者!如今,盛宇投资正式将影视行业作为未来的投资方向之一,将立足于自身对影视业现状的认识,主要将拥有一定IP资源(内容或明星)、市值不高(几亿估值)、有成熟制作经验的公司作为重点标的,赚取公司由几亿估值增长到几十亿估值的增值收益。同时,对有很强的商业运作能力的公司,如果能打造出一条与众不同的业务模式(例如能避开国内的激烈竞争,有效嫁接国际资源等),也将是我们看好的企业。
在国内产业升级转型,尤其是中国由制造大国向消费大国全面转型的当口,盛宇投资与时俱进,正式进军影视行业投资,既秉承了盛宇一贯的敏锐、创新、果断的优良传统,也是全面拥抱新经济的顺势而为之举,希望能以优秀的项目投资,为盛宇谱写更绚烂的明天!
管理合伙人 张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