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融强监管下,财富管理的应对

2018-02-01

金融强监管下,财富管理的应对

 

总裁助理 李菎

 

2017、金融行业发展的重大拐点

2017年11月17日,央行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规”),该文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起草了,旨在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以下简称资管业务),统一同类资管产品监管标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核心任务是打破刚兑,降低杠杆。

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意味着金融行业自2003年以来形成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模式即将终结,统一监管箭在弦上,资产管理市场将发生巨变。

资管市场将迎巨变

新规落地后,市场极大可能出现如下变化。

从产品的角度看:

  1. 受期限管理,不超过3个月的短期银行理财将逐渐从市场上隐退。

  2. 出现更多的“净值型产品”代替原来的“收益率型产品”,以符合风险揭示的要求。

  3. 资产管理产品禁止期限错配、规范资金池业务、杠杆比例严格受限、不得投向国家政策禁止投资的领域,我们可以预见期限1年以内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会明显萎缩。

  4. 商业银行贷款出表为资产管理产品受限,ABS/ABN等更加透明的标准化产品迅速扩容。

  5. 涉房类的产品将面临较大压力。

从资产管理机构的角度看,由于禁止监管套利、产品嵌套,通道业务空间被极大的挤压;以通道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被迫向主动管理转型,各家机构都将面临组织、风控和团队的重构。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2018年两会召开在即,金融监管组织调整即将落地,新规揭示的资管行业改革方向毋庸置疑。

建议投资人在财富管理决策的过程中:

  1. 理解金融市场“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原理,抛弃对“刚兑”的依赖,调整对投资收益的预期;

  2. 在产品的选择上,可以关注基金公司发行的货币基金、证券公司发行的收益凭证、银行结构化存款,作为短期理财的替代。ABS/ABN等标准产品具有债券的特点,更加适合专业投资人参与。

  3. 去杠杆的背景下,更多关注权益市场。其中,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健康医疗、消费升级等领域存在显著的投资机会;其次,作为当前最透明,标准化程度最高的股票市场(A股/港股)依然是挖掘优质的中国资产,兑现投资价值的最佳途径之一。

  4. 随着刚兑的打破,选择资管产品和服务将回归投资决策的本质,即对风险收益比的进行判断。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建议投资人选择专业的管理人和财富管理顾问作为合作伙伴。

     

作为一家专注权益市场超过15年,摸索并践行专业化策略近10年的投资机构,我们愿意与合作伙伴分享盛宇在资产管理领域的积累,希望我们的经验与判断能够为合作伙伴带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