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守正守拙、深耕价值
2018-01-19
守正守拙、深耕价值
管理合伙人 副总裁 王小勇
股市不愧晴雨表,2017年提前响应十九大精神,进入新时代,重质量,轻数量,个股仅23%上涨,77%下跌;价值投资完胜,茅台等绩优股迭创新高,估值高企个股杀跌不止,冰火两重天。印证了我们2017年初的预判——“有限风光在险峰”。
展望2018年,机会仍是结构性的,但挑战肯定大于2017年。
挑战:
资金趋紧。顾及经济承受力,近4%的十年期国债利率至少短期大幅走高概率不大,但控杠杆定调三年攻坚任务之一,叠加美国很可能持续加息,资金趋紧是确定的,随着一系列政策落地,资金问题将逐步发酵,甚至有机构预测今年可能加息一次,资金面应是2018年最大变数。
政策重心不在短期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未来三年三大攻坚任务——“控杠杆、精准扶贫、去污染”,精准扶贫中性外,其他都不利短期经济。
除出口可能继续受益欧美经济复苏外,基建、地产为代表的投资、汽车、电子为代表的消费都趋弱。2017年12月份社会零售总额同比增速9.4%,回落明显。
经一年多估值修复,消费、医疗、科技等龙头公司估值已近合理区域上限,一旦业绩或发展趋势低于预期,股价压力大,如11、12月度数据低于预期,舜宇光学、立讯精密为代表的手机产业链年末开始杀跌;
结构性机会:
机会 |
挑战 |
赚成长的钱:优质公司业绩增长驱动的股价上涨 |
业绩低于预期,业绩、估值双杀 |
二线蓝筹与龙头公司的估值收窄: 2017年极度分化,强者恒强,部分行业的龙头公司和二线估值差异急剧拉大 |
|
银行:
|
|
地产:
|
|
有望困境反转的优质公司 |
困境反转何时明确反转 |
港股:2017年港股涨幅冠全球,但仍是估值洼地 |
波动大:
|
我们的策略:“守正守拙,深耕价值”!
如上述,宏观、资金面外,结构性机会亦有不小挑战,唯有精准把握基本面,才能防范业绩不达预期下的“戴维斯双杀”风险,或短期干扰导致的大幅波动下敢于坚定持股,甚至逆势加仓。因此1)我们将坚守价值投资,淡化风格转换,专注基本面为基础驱动的中长期投资机会,“估值与基本面匹配度”为择股核心,这即是我们对长期风格及理念的坚持,也是风险年代最好防守;2)“少即多”,深耕主航道,组建专业组,聚焦消费、医疗、科技、金融四大最具持续增长基因的朝阳行业,挖掘结构性机会,分享业绩增长驱动的收益,唯有专注,才有深度,估值修复后,未来持续的收益只能来自对行业趋势及公司发展的前瞻性判断。
可喜的是,事实胜于雄辩,经过1年的结构持续分化,价值投资渐成主流,为我们这类机构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相信“谈价值投资就输在起跑线”的时代已成历史,尽管散户为主格局未变情况下,市场风格仍有反复的可能,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